頻頻「中招」呼吸道疾病,對免疫力影響大嗎?


12月中旬,32歲的曾琳(化名)得了甲流,這是她今年第二次得流感。 兩個月前,她剛得了支原體肺炎,年初還感染過新冠病毒,「二陽」了。 「今年來發燒了四、五次,我家小孩也是。」曾琳說。


與曾琳情況相似的人不在少數。 今年,流感、新冠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等多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發,不少人頻頻感染,多次發燒、咳嗽等症狀。 疑問也隨之而來:頻頻「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什麼危害? 是否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 我們又有哪些有效的因應措施?


01


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並不少見


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胡洋告訴中新網,今年,他在臨床上遇到了不少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人。 「我自己都感冒兩次了。」胡洋說。 北京某三甲醫院一位兒科醫生也向中新網介紹,其最近接診的患兒中,相較於嬰幼兒,七歲至十幾歲學齡期的“大孩子”也更多地出現反复 感染,有的孩子一個月發燒了兩三次。


在胡洋看來,多次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況較為常見。 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流感本身也有多種亞型,例如最近流行的主要是甲流H3N2亞型和乙流Victoria系。 “所以,感染一種再感染另一種是很常見的,而且還有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這些也會夾雜著感染。”


流行病學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在接受中新網訪問時表示,過去人群的免疫水平是自然感染和疫苗共同形成的,這兩年接種流感疫苗的人數低於往年,此外 ,強而有力的疫情防治措施在防住了新冠傳播的同時也一定程度防住了流感的傳播,流感在這段時間內自然感染率也在降低,人群的流感免疫水平也因此處在較低 的狀態。




12月13日下午,北市兒童醫院內科門診候診的家長及患童。 邵萌 攝


「其實病毒還是以前常見的那幾種,經過這一年的傳播,如果流感病毒沒有明顯變異,明年它的傳播可能又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流行狀態。」姜慶五說。


02


短期內反覆感染或影響免疫功能


頻頻「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對身體有危害嗎? 一位免疫學專家告訴中新網,短期內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對呼吸道黏膜反覆損傷,甚至來不及修復又再次感染、損傷,肯定會損傷人體呼吸道黏膜免疫屏障和免疫功能。 不過,呼吸道反覆感染對人體健康和免疫的長期危害,目前還沒有定論和充分的數據來說明。


「疾病的感染對免疫系統等肯定會有一些影響,但具體危害還沒有很多特異性指標來衡量,長期影響也有待進一步的觀察。還是需要及時就醫,盡快康復。目前流感和新冠都有相應的 特效藥,效果明顯,越來越多的藥進入了醫保,有些藥物在網上門診取得也很方便。另外,對流感感染後引起其它的疾病還是要適當提高關注,盡量減少感染,減少並發症。 」姜慶五說。


胡洋認為,一般來說,反覆感染對身體肯定是有一定傷害的,但是否對免疫系統有傷害,則主要看病人本身的免疫功能。 「免疫系統的功能從幼年到成年是在不斷增強的,有些人感染一次反而有利於刺激其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但有些人本身免疫功能就比較低下,又有基礎性疾病,感染一次可能就會 加重一次,免疫力也會更差一些。”


姜慶五也指出,每個人狀況不一樣,反覆感染呼吸道疾病,很多人可能沒有反應,但有些人也可能會有很大的反應。 感染引起疾病的機率因人而異,醫生與專家都在觀察。


03


專家建議完全康復後再復工復學


談到如何預防頻傳“中招”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姜慶五多次強調“打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等。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7月印發的《近期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提到,後續將根據疫苗研發及審評審核進展,結合疫情情勢、病毒變異等情況,及時更新疫苗種類和 接種方案。


姜慶五也建議,以往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也應積極倡議,如外出回來後洗手;在疾病流行季節,室內的公共場所及交通工具內提倡戴好口罩;醫療及公共衛生等部門加強防 控與監測;衛生監理處做好發燒門診的管理,發病資訊的分析與及時公佈等,最大限度保護人群健康。


上述免疫學專家建議,生病後要注意休養,一定要等呼吸道感染完全痊癒後,再復工復學,避免感染反覆或反覆感染。 建議提升免疫力,特別是固有免疫力,包括全面均衡充分的營養,規律作息,不熬夜,科學適量地運動,防寒保暖,避免應激,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 天氣寒冷時減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多擁擠的場所,減少聚集,注意開窗通風。


另外,必要時可適當應用免疫調節劑,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中藥或中醫療法,對某些人群,也可以考慮幹細胞或免疫細胞輸注來調節免疫力。 如果發生感染,要進行科學的醫治,不可濫用抗生素等藥物。


針對學齡期兒童反覆感染的問題,姜慶五認為,上課全程戴口罩不現實,在天氣並不是太冷的情況下,可以開窗通風、課間休息時間適當拉長一些,保證室內有一定時間 的通風。 他強調,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傳播季節,需要做好晨間體溫檢查,利用紅外線測量體溫等方式,讓出現發燒症狀的兒童在家休息,盡量減少校內的感染。 此外,學校應謹慎採取停學、停課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