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甲流剛好又中招乙流」話題衝上熱搜。 有部分網友疑惑,甲流和乙流都屬於流感,感染甲流後體內有了抗體,怎麼還會感染乙流。 而有網友反映,自己確實有先後感染甲流和乙流的經驗。
為何會出現重複感染甲流和乙流的情況? 發生重複感染的機率大嗎? 乙流與甲流有何症狀差異? 如何做好防護? 針對以上問題,南方+記者採訪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疑難感染診療中心主任彭劼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楊正飛。
兒童急診量下降,成人急診上升
南方+:近期,醫院呼吸道疾病接診狀況如何?
彭劼: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生季。 近期,發熱診接診量較之前增加了近兩倍。 接診的患者中,大多數是感染了流感病毒,雖然乙流患者增加,但目前大部分還是甲流患者。
楊正飛:以我所在的北院區的情況來看,近期發燒門診的每天來診量與同期或前幾個月相比,有逐漸上漲的趨勢,但兒童急診量有所回落,成人急診量有 所上升。 但整體來講,與疫情前的情況基本持平,民眾並不需要恐慌。
要流行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體,也有一些常見的會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體,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南方+:流感患者有何症狀和特徵? 甲流與乙流有何症狀差異?
彭劼:患者有發燒、咳嗽、喉嚨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及頭痛、全身肌肉痠痛等全身性中毒症狀。 但是,大部分患者的病情並不嚴重,沒有出現大量的重症患者,佔比較之前來講也並沒有增加,公眾不必恐慌。
甲流和乙流都表現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及全身中毒症狀,因此並不能透過症狀來區分兩者。 但與乙流相比,甲流的症狀會更重,傳染性更強,患者持續發燒時間更久。 但個體之間的症狀還是有區別的,因此建議患者進行檢測,並及時進行治療。
南方+:為何乙流會呈波動上升態勢?
彭劼: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都會出現在人群中,假設感染了甲流,有一部分人會獲得免疫力,那麼感染乙流的風險就會相對降低。 但是,假設一個人近期沒感染過甲流或乙流,乙流成為優勢病毒株後,就有可能會感染上乙流。
南方+:出現先後感染甲流和乙流的機率大嗎?
彭劼:一般來說,短期內出現先後感染甲流和乙流的機率很小。 因為對同種類病毒株的免疫力很強,抗體維持時間約為3—6個月,但對不同的病毒株之間雖有部分交叉免疫力,但是仍不夠強,流感病毒也在不斷發生變異 ,因此在此期間仍有再感染的風險。 另外,感染病毒後是否發病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個體免疫力、感染病毒的數量、病毒株的毒性等。
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講,短期內先後感染甲流和乙流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對於抵抗力很弱,自體免疫力不足以預防下一個病毒株感染的人群來講,從理論上來說,可能會出現先後感染兩種病毒的情況。
楊正飛:流感的種類很多,我們發現患者感染甲流後會產生一定的抗體,但這種抗體可能會對乙流病毒的預防作用減弱,不足以覆蓋新的病毒感染,可能會出現“病毒逃逸” ,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無論患者感染的是哪種病毒,如果沒有休息好、多喝水、補充足夠的營養,身體沒有得到很好的調理,容易合併或再次感染其他病原體。
南方+:有反覆感染的情況出現嗎?
彭劼:我在門診遇見過有些免疫功能低下或近段時間過度勞累的中青年,前段時間感染了肺炎支原體,這段時間又感染了流感,也就是出現了「反覆感染」。 但我並沒有遇見過短期內先後感染甲流和乙流的患者。
楊正飛: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屬於同一種屬,基本上不會同時合併感染。 我們遇到的更多的是病毒混合細菌或支原體感染。 例如,患者先感染了甲流,其身體免疫力下降,而後出現了肺炎。 導致這種肺炎的病原體可能就不是病毒了,而是肺炎支原體、肺炎鏈球菌,甚至是衣原體等。
減少不必要的“疫苗猶豫”
南方+:感染流感病毒後,需要第一時間服用奧司他韋嗎?
楊正飛:對於沒有潛在疾病的健康成年人,對症處理即可,出現症狀後的24—48小時內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瑪沙洛巴韋等,可以有效縮短病程和降低 轉為重症的機率。 另外,患者一定要休息好,避免熬夜和進行高強度運動。 同時,多喝水、補充維生素和營養。
對於有潛在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和老年人,要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阻斷因病毒不斷複製而可能會出現的對肺部、心臟等其他器官的損害。 但若出現持續高燒39℃,體溫兩三天都退不下來的狀況,或出現了呼吸困難等症狀,一定要及時來醫院就診。
但如果是普通的感冒,患者身體較為虛弱,因此建議患者不要盲目來醫院看病,不僅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反而還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率,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南方+:大眾應建立怎樣的流感防護意識?
彭劼:流感雖然是自限性疾病,但它並不是感冒,不要抱持僥倖心理。 我呼籲民眾減少不必要的「疫苗猶豫」。 目前,預防流感的最經濟的有效措施就是接種流感疫苗。 因此,建議還未感染過流感病毒的人,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有潛在疾病的老年人和高風險族群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楊正飛:如果出現了感冒、發熱,非必要時不要去公共場所、上課或上班,如果必須要去,建議戴好口罩,注意咳嗽、打噴嚏的禮儀,不要造成交叉傳染。
對於沒有感染病毒的人來講,如果自身身體健康,沒有基礎疾病,且沒有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是沒必要戴口罩的。 而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無論有沒有感染病毒,到人群密集場所一定要戴好口罩,勤洗手。
南方+:病人是否可以購買流感檢測試劑自行檢測?
彭劼:不同的檢測方法,所產生的結果是有差異的。 有些抗原檢測的敏感度也不高,可能會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的情況。 如果症狀較重,建議患者還是到醫院進行正規檢測,有條件的最好是做流感核酸檢測。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