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6
疫情暴發以來,寬大的醫用防護服取代白大褂成了醫護人員的身份標識。長時間工作之後,裹在防護服裡的他們疲憊不堪、大汗淋漓。有一線護士曾對媒體表示,進入隔離區之前穿戴防護設備的過程有9個步驟,整個流程近30分鐘,層層防護密不透氣,脫卸更是繁瑣。由於此時防護設備上很有可能已附著新冠病毒,有感染科的護士將脫防護服比作“拆炸彈”,“過四道門”“洗十幾次手”,才能回到清潔區。嚴格的穿脫步驟保障防護服的有效性,但不夠合身的尺寸給一線的醫護人員帶來了諸多不便。對很多女性醫護人員而言,防護服往往過於肥大,有的襠部甚..
0
981
醫用防護服等級是如何劃分的?他們分別用在什麼哪裡,如何選擇防護服,在這裡統一給大家講解一下,雖然我們只銷售二類防護服產品,但是對其他級別的防護服還是有一定的了解,此文章不是產品知識的普及,不已當教科書使用 ,謝謝醫用防護服等級是如何劃分的?先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醫用防護服一級防護:主要材料無紡布,常見最多的就是手術綠大褂,醫用防護服二級防護:多數採用PP+PE材質,就是目前在疫情監測期間,帶帽子鞋套的白色防護服醫用防護服三級防護:實驗室,培育細菌,電影很常見。在來看看他們分別用在哪裡一級防護:主要適..
0
669
一、穿防護服流程1、取出防護服,從上往下拉開拉鍊,使衣服鬆散,準備穿上工作。2、繃住腳尖,雙腿依次伸人防護服中褲腿中。3、上拉防護服,依次將胳膊伸入防護服衣袖中。4、彎腰整理褲腳鬆緊,將褲腿整理到最舒適狀態。5、選擇正確的口罩和眼部防護,選擇正確的佩戴方法佩戴好。6、將帽子佩戴好,整理到最佳舒適狀態。7、將拉鍊從上而下,依次拉上。拉好拉鍊,將防護服整理到最佳狀態。8、在穿戴好防服之後,可通過以上三個動作(舉雙臂,彎腰,下蹲),檢查防護服是否選擇的合適,並且看是否穿戴方法正確。二、脫防護服的流程1..
0
2630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狙擊戰中,防護用品的正確選擇與合理的穿戴流程同樣重要!雖然穿戴的順序不受影響,但在脫除的過程中,如果穿著的次序不合理,特別容易產生二次污染,導致工作人員感染的風險極大。方法/步驟1防護用品穿戴流程文字描述:更換工作衣褲——手衛生——戴醫用防護口罩——檢查口罩密閉性——戴帽子——穿防護服和第一層手套——穿隔離衣和第二層手套——戴第二層外科口罩——戴外層帽子——戴護目鏡——穿防水靴和鞋套——檢查穿著,伸展練習。防護用品脫除流程文字描述:手衛生——脫護目鏡、外層帽子、外層口罩——脫..
0
782
儘管在一些州取消了對口罩的要求,但許多人將繼續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傳染性更強的Omicron 變體的侵害。例如,他們可能正在醫院探望親人,乘坐飛機或公共汽車旅行,或者在酒店或零售店工作時仍需要佩戴。任何面具都比沒有好。但是,只要您正確使用,一種稱為呼吸器的口罩在防止 SARS-CoV-2(導致 COVID 的病毒)傳播方面比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更有效。什麼是呼吸器?呼吸器旨在緊密貼合您的臉部,以幫助防止您通過邊緣周圍的間隙吸入空氣中的顆粒。它們由帶有靜電電荷的塑料製成,可排斥病毒顆粒,防止..
0
2285
近日Omicron國內疫情升溫,不少人也開始更加強防疫,包括選購口罩,如N95、KN95、KF94等,或是戴兩層口罩。對此重症醫學暨胸腔內科黃軒醫師提醒挑口罩及戴口罩的重點,以及正確戴口罩的方式,若沒戴好,戴兩層恐怕也是沒有防護效果黃軒醫師在社群上分享,近日民眾詢問度高的N95、KN95、KF94口罩,較顯著的差異在於認證國家、過濾效率及配戴方式。N95口罩認證國家來自美國,KN95則是中國,KF94則來自韓國,隨過濾效率賦予不同的數字,95代表著可過濾95%低於3微米的顆粒,94則代表為94%..
0
1171
隨著網上的科普不斷推廣,關於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的個人防護大家基本了然於胸,都知道外出佩戴口罩是最好的防護措施之一。不過不久前大家發現,鐘南山院士推薦的醫用外科口罩和N90、N95級別的防護口罩各地均出現脫銷、待補貨的狀態。為了滿足出行要求,一些熱心的朋友們在網上尋到了韓國製造的KF94級別的防護口罩,並迅速成為熱銷產品。下面我們就來把KF94和N95兩種口罩做一個簡單的對比,讓大家在購買前,做到心裡有數。標准定義KF94:韓國標準,指口罩對於平均直徑0.4μm的顆粒物過濾率大於94%。N95:美國..
0
704
COVID-19爆發至今,遍及全世界感染,每天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然而,COVID-19最可怕之處,其實在於大多數的人為無症狀患者,根據WHO的統計,約有80%的病患為輕症或者無症狀患者,僅有15%的患者為重症。國內外亦有不少確診者症狀不明顯或甚至無症狀但病情卻突然急速加劇,不少討論指出這可能和「隱形缺氧」有關。隱形缺氧又稱「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 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人常常會出現身體已經有低血氧的情形,但是患者卻沒有出現呼吸困難的感覺,也因此容易耽誤就醫延誤病情,更可..
0
727
一、血氧濃度計血氧濃度計是一種幫助您監測血液中氧氣濃度的設備。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監測,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知道您的血氧濃度。二、掌握自己血氧的重要性大部分的 COVID-19 感染者症狀輕微,可能忽略自身的血氧濃度。因 COVID-19 感染可能導致肺部發炎,降低血氧濃度。當血氧濃度降低時,可能感到疲倦或呼吸困難,但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容易延誤就醫,也就是隱性缺氧(slient hypoxia),這種情況是相當危險的。建議核酸檢驗或抗原快篩陽性者,宜持續使用血氧濃度計監測自身的血氧濃度,直到解..
0
544
美國一家醫院一名護士以網上籌款方式為自己和同事採購新冠病毒防護用品,卻遭所就職醫院停職,理由是擅自購買和分發防護用品。 奧爾加·馬蒂維斯卡婭在新澤西州紐瓦克貝絲·伊斯雷爾醫療中心重症監護室工作。這家醫院有665張病床,收治196名新冠患者。 與新冠疫情中美國許多醫院一樣,紐瓦克貝絲·伊斯雷爾醫療中心醫護人員口罩和防護服短缺。馬蒂維斯卡婭與一些同事在一家籌款網站籌得1.2萬多美元,繼而網購大約500隻口罩、4000副鞋套和150件防護服,緩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美國“為了人民”網站7日報道,..
0
658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8日)指出,防疫感染控制有很多細節,以戴手套拿麥克風為例,手套可能會接觸到污染處、變成污染區,這時再去拿其他東西,就會造成防疫破口。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出相關研究佐證,提醒戴手套前、後都要洗手,避免無意間將病毒帶回家。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個人粉專《黃軒醫師Dr. Ooi Hean》發文表示,疫情大流行的情況下,在高風險地區如防疫旅館、機場,隔離病房,用過的手套、口罩、防護衣等防疫裝備就是污染物。黃軒引述研究顯示,手套是用來保護皮膚避免受體液或有害..
0
801
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病毒已經進入社區,無論是在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是與人接觸時,都應該時時保持警戒並做好防疫。本篇ELLE整理了10款近期討論度極高的防疫神器,從全副武裝的機能防護衣、舒緩戴口罩不適的口罩支架,到按電梯必備的觸控筆,每樣都是疫情期間的好幫手,宅在家沒事就立刻網購起來吧!Pinkoi多功能防護連帽外套最強防疫神器推薦!「機能防護衣、抗病毒觸控筆、個人辦公室帳篷」,10大話題單品快點跟上Pinkoi每天都還得搭捷運、公車上班,超需要一件多功能防護連帽外套。使用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