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月本港流感以甲型H3N2為主,2、3月起出現甲型H1N1爆發至今未結束,而現時較多港人旅遊的日本及台灣等地流感病毒屬乙型,如蔓延至香港將 引發另一波乙型流感爆發。
本港今年流感季節或出現罕見「冬接夏」現象。 目前「冬季流感季節」如跑「馬拉松」已持續長達18週,遠超一般8至12週水準;且一個月內已造成4名兒童病逝。 多位專家向《星島》指出,新冠疫情令流感季節規律被打亂,且因港人少接觸流感,出現「免疫負債」,連帶復常後社交接觸增加,接種流感疫苗及螫生防護意識卻同步 減弱,均導致傳播更烈,市民要「免疫還債」;且全球暖化大環境下,也可能改變各種病毒傳播趨勢。
今年流感持續時間「特長」,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截至上月28日至本月4日的「第18週」,已造成652宗成人重症,當中405人病逝;同期亦有24宗兒童重症 ,當中4人死亡。 且公院入院率持續高企,在第18周全港整體每萬人口,便有0.85宗入院個案,遠高於基線的0.25宗水平,屬中強度水平。 其中以稚童影響最大,0至5歲入院率達每萬人口5.07宗。 病童增多勢令病床緊張,醫管局回覆指截至週六(11日),全港急診醫院內科病床整體住用率已達105%,兒童病床整體住用率達98%。 流感兇猛,連日來多名專家公開警告。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在電視節目指,新冠3年港人習慣戴口罩、勤洗手,社區基本沒接觸流感,一夜之間突然脫下口罩,令沒有抵抗力人群的免疫系統在 遇上外來病毒時反應較大,亦變得更難抵禦病毒,且感染後會變得更辛苦,死亡風險或相應提高。
許樹昌指,過往流感集中在1月至3月爆發,但現時已轉變為「小規模」但持續爆發,因甲型H1N1感染尚有升勢,相信流感有機會「延續至夏季」。 他續指,新加坡、日本及台灣等港人旅遊熱點,近期流行乙型病毒,擔心若蔓延至本港,流感季節將更漫長,「現在接種疫苗仍有保護力,巿民可盡快打針」。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向《星島》表示,政府應加強宣傳,提醒港人現時是「非常時期」,出入公眾場所及搭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應盡量戴上口罩。 他指,雖然暫未見流感出現變種或有抗藥性,但流感季節延長會增加未打疫苗者感染風險,巿民不應存有僥倖。
全球暖化影響季節性疾病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則指,新冠將過往流感的「季節性」打亂,加上今年H1和H3病毒輪流交替,均令流感季節延長,巿民的「免疫負債 」未知何時能彌補,但「全球均有此現象,毋須太驚訝」。 除接種疫苗外,他建議有感冒傷風症狀者及體弱人士戴口罩。
劉宇隆補充指,全球暖化亦影響其他季節性出現的致病菌,「因氣溫、濕度及風向劇變,過往冬季較不常見的登革熱等疾病,將來亦可能提前出現」。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