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感冒、流感与新冠肺炎怎么辨别?阿利博士教你从症状判断。]
你应该要知道的食事
一般感冒、流感与新冠肺炎怎么辨别?阿利博士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便可透过饮食习惯来“温润养肺”,达到提升免疫力的功效,熬煮1锅美味的鸡汤,暖胃护肺还可增强免疫力!
2023年流感重症数创近5年单季新高,COVID-19疫情也逐渐上升,疾管署预估年底恐现一波疫情高峰。此时又正值秋冬换季,是一般感冒的的好发期。如果出现咳嗽、喉咙痛、流鼻水等呼吸道不适别紧张,阿利博士教你如何轻松辨识症状,并透过饮食提升免疫力,以健康的方式与病毒共存。
一般感冒、流感、新冠该如何区分?
1、一般感冒:通常是因为着凉、淋雨、过度疲劳、免疫力下降等原因造成,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咙痛等呼吸道症状,以及1-2个全身性症状,例如头痛、全身酸痛、疲倦乏力等。
2、流感:一般出现在换季的时候,好发于秋、冬两季。流感病毒主要透过飞沫传播,容易导致多人同时感染。因此,每当季节性流感流行时,就会在我们诊所看到家中长辈、小朋友感染就全家来看诊的现象。
流感通常由不同型号的病毒引起,分为A、B和C3种类型,潜伏期约为2-3天。其中A型感冒由于病毒抗原会不断改变,较容易造成流行;B型流感病毒抗原则比较稳定、较容易在潮湿环境中发作;C型流感抗原则最稳定。
临床上,流感通常会伴随1系列症状,包括畏冷、咳嗽、头痛、喉痛、全身倦怠、鼻塞、流鼻水、全身肌肉酸痛、甚至发烧。通常发作较为突然,痊愈的时间也比一般感冒长,需1-2周才能完全恢复,而且容易引起如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若出现“一烧(发烧)”、“二痛(头痛、明显肌肉酸痛)”、“三疲倦”应警觉可能患有流感。医师检查时通常会观察到患者喉咙、结膜及鼻黏膜出现发炎的现象,有时甚至会听到肺部出现异常音。若患者反映耳朵疼痛,则需特别关注是否为中耳炎的并发症。
3、新冠肺炎:感染途径分为空气传播与接触传播,前者为咳嗽和打喷嚏,后者是触碰带有病毒的物体、表面或握手等亲密接触后,再触碰口鼻或眼睛。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有鼻塞或流鼻涕,失去味觉或嗅觉、肌肉酸痛、腹泻。(相关报导:“肺炎霉浆菌”是什么?感染后会自己好?医师揭3大症状:恐狂咳数个月|更多文章)
简而言之,一般感冒较少引起全身性症状,主要是鼻水、鼻塞及喉咙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且不太会发烧。流感初期的症状则会出现发烧、头痛、喉咙痛等,约7到8成的患者会伴随咳嗽症状,与一般感冒最大的差异是会感到全身酸痛、倦怠。此外,流感的潜伏期都比一般感冒和新冠肺炎短,发作突然,且病情变化迅速,可能昨天状况正常,今天一觉醒来就全身酸痛、发热。新冠肺炎的病程较长,可以拖到几周甚至几个月,所以若症状逐渐加重,3天以上没有改善,就有可能是新冠肺炎。若出现胸闷、胸痛、走路或说话时气促,咳嗽时胸骨后方疼痛,以及呼吸困难等支气管、气管及肺部的病变,也可能是新冠肺炎的征兆。
只要对症下药 对抗感冒中医、西医一样有效!
面对感冒,多数人都有“西药缓解症状迅速、中药慢慢调理”的刻板印象,认为感冒症状来得急,而中药药效慢,不能马上解除症状,会拖很久才好,所以感冒应该要看西医才对。但阿利博士认为其实不然,只要诊断正确,对症下药,通常吃1-3天的中药,感冒症状也能改善或解除。
而且许多服用西药的病患,尽管感冒的症状得到改善,仍可能会面临肠胃不适的情形,如胃胀、食欲不振、拉肚子、便秘等问题,特别是对于过度使用西药的抗生素、抗组织胺等药物,更容易出现这些副作用。因此阿利博士使用中医治疗感冒,不仅会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还会调理脾胃,强化人体的正气以对抗感冒引起的风邪。
中医针对感冒分成3类型 采取不同治疗更有效
中医主要将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湿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选择适当的中药治疗,才可以获得最佳疗效。
1、风寒型感冒:症状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体温下降、流鼻水、喉咙红肿疼痛、舌苔薄白等症状,治疗的中药、阿利博士多会使用如荆芥、防风、羌活、前胡、枳壳、甘草等散风寒的中药为主。
2、风热型感冒:有喉咙发炎、头痛、鼻塞、流黄涕、咳嗽,脉象偏浮数,舌苔略黄的症状,阿利博士会使用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淡竹叶、牛蒡子等散风热的中药。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