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下為學生提供情緒支援

面對 2019 冠狀病毒病的持續出現和疫情所帶來的影響,部分

學生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和精神壓力。我們建議教師參考以下的

方法,協助學生處理情緒和壓力,讓他們逐步投入校園生活。

認識和處理壓力反應

 教師可教導學生,面對一連串的環境轉變而出現以下壓力反應

是常見的,大部分人在適當的關心和支援下,這些反應都會逐

漸減退。

生理方面 認知方面

‒ 身體不適

‒ 疲累

‒ 失眠或睡眠過多

‒ 難以集中精神

‒ 判斷或記憶力減弱

‒ 消極的想法

情緒方面 行為方面

‒ 悶悶不樂

‒ 容易發怒、煩躁不安

‒ 情緒低落

‒ 從朋友或活動中離群

‒ 出現對抗行為

‒ 不願意上學

 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是很重要的。教師可以接納和不批判

的態度聆聽學生的感受,協助他們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放鬆或

調節情緒(如找朋友傾談、進行深呼吸或肌肉鬆弛練習)。

 教師應與家長保持溝通,共同觀察和留意學生的行為表現。只

要學生的壓力反應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精神及身體狀態,教

師和家長應給予他們時間適應,逐步回復以往的狀態。

 如學生受到嚴重或持續的情緒困擾(如過度焦慮和驚恐),教師

應及早轉介學生予學校社工、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或其他專業人

士接受適切的支援。

逐步投入校園生活

 學生要有穩定的情緒,才能有效地學習。學生的生活和上課規

律被打亂,心情可能較以往鬆散,未能專注上課或依從指導鞏

固所學。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狀況和需要調適課程內容、進度和教學節奏,

給予學生多一點包容,並對他們的學習和表現寄予

適切的期望,從而提出合理的要求。

 保持社交上的聯繫是協助學生面對壓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透

過 班 級 活 動 讓 學 生 與 其 他 人 保 持 溝 通 , 建 立 一 個 社 交 支 持 網

絡。

 教師亦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合作,讓家長明白子女需要時間

在學習、行為及情緒各方面重新適應,對他們抱持合理的要求

和期望,協助他們重拾規律的生活習慣和投入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