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一個班級9個同學發燒請假,感染的病毒各不相同」的貼文在家長群中流傳。不少上海家長也在朋友圈裡發文說,申城已入夏,班上生病的孩子仍不少,感染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可謂五花八門,加上今年突然「流行」的百日咳,以及遲遲沒有退場的支原體感染,使得班級出勤率下降。

怎麼確定感染了腺病毒?

10歲的小佳讀四年級,週一放學後突然覺得頭暈,媽媽一摸額頭,燙手;一量體溫,接近39℃。 「體溫有點反复,早上體溫正常,一到下午就升上去,陸陸續續燒了3天。她在家裡吃了頭孢也沒用,去醫院檢測,發現是腺病毒感染。」小佳的媽媽告訴記者,醫生表示,目前針對腺病毒沒有什麼特效藥,主要還是症狀治療,多休息,靠自己恢復。

「經歷了支原體、流感,近期腺病毒活躍起來。腺病毒是什麼?為什麼沒有特效藥呢?」小佳媽媽在朋友圈裡感慨,引發許多家長共鳴。

「腺病毒並不是新的病毒,本來就是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見的元兇之一。」對此,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曾玫教授告訴記者,「我們注意到近期腺病毒感染主要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一些。

「感染不同型別的腺病毒,症狀表現也會不同。有的孩子表現為流感樣症狀,有的孩子發展為肺炎,有的孩子會出現咽結膜熱,即在發燒的同時伴隨咽部刺痛、球結膜充血的症狀,還有的孩子因腺病毒感染引起咽扁桃腺炎。誤診為化膿性扁桃腺炎,臨床醫師要注意辨別,避免過度使用抗菌藥物治療。

雖然大部分腺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常規表現符合病毒感染的血像,即白血球正常、C反應蛋白也正常,但也有部分患兒的血液常規檢測會表現為白血球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易被誤診為細菌性感染。曾玫教授表示:「如使用頭孢類等抗菌藥物治療以後,發燒患兒仍高熱不退,在這種情況持續3天后,就需要考慮是否有腺病毒感染可能。因為對於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頭孢菌素的治療效果是不錯的,但對於腺病毒而言,抗菌藥物治療無效,目前還沒有抗腺病毒感染的特效藥,主要給予對症治療。

感染腺病毒後該怎麼辦?

腺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傳染,5歲以下兒童感染最常見,成人也會感染發病。如果孩子發燒後確診為腺病毒感染,建議讓孩子在家休養幾天,避免傳染給其他同學。腺病毒感染後隔離1週左右較為合適,或隔離至體溫正常、呼吸道症狀明顯緩解之時;一週以後雖然部分患者還會排毒,但傳染性明顯降低。

據悉,2019年春夏季時,國內部分地區曾出現兒童腺病毒肺炎流行,引起重症病例。曾玫教授說,對於大多數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來說,腺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可自癒;如果病情加重發展成腺病毒肺炎,則需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但她也表示,大部分兒童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輕症多,合併重症肺炎的比率還是低的,家長不必過度擔憂。

百日咳解除隔離標準是啥?

除了最近悄悄增多的腺病毒感染以外,記者在門診看到,被診斷為「百日咳」的患童依然不少。

一名患百日咳的女孩在家長陪同下前來復診。根據家長描述,孩子在兩週前開始咳嗽,但他們都不知道是百日咳,一直當作普通咳嗽來吃藥治療,但咳嗽非但不止還逐漸加重,到醫院就醫後被確診為百日咳,遵醫囑接受了兩週左右的藥物治療。

在進行了細緻的檢查和問診後,曾玫教授認為,這名患童的療程已經足夠,不必繼續服藥。她囑咐家長,孩子在兩週內要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刺激氣道引起咳嗽反复,隨後為其開具了結束隔離的複課證明。

「我一直以為百日咳只是一種對咳嗽程度和狀態的描述,沒想到它是一種疾病,還是一種傳染病。」在門診,9歲男童小俊的爸爸告訴記者,現在,小俊的咳嗽症狀已經沒有了,但其核酸檢測遲遲沒有轉陰,大概已經有3週了,家長非常著急。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整個病程非常“磨人”,雖然不是說每例患者一定會咳100日,但咳嗽病程確實較長。孩子確診百日咳後多久可以去上學?這是家長很關心的問題。對此,曾玫教授指出,根據個體差異,核酸檢測轉陰時間不同,一般需要10天左右,但也有小嬰兒病程超過兩個月,病情基本恢復,但核酸檢測仍呈陽性,此時家長就會很焦慮。

「百日咳的治療目標是清除百日咳鮑特菌,而不是核酸檢測轉陰。如果堅持使用核酸檢測轉陰作為解除隔離的標準,的確會幹擾孩子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因為核酸檢測陽性不代表具有傳染性的活菌。作為解除隔離的一個標準。當然,如果治療5天後咳嗽症狀依然嚴重,不建議回到學校上學。

今年為何百日咳「爆發」?

「網路上有不少貼文說,今年是『百日咳大年',其實主要是因為人們的診斷意識提高了,醫生看到咳嗽的病患也會主動提醒家長去檢測。」曾玫教授說,此外,小時候接種過百日咳疫苗產生保護性抗體,其保護作用隨著年齡增加而減退,導致病例數增加。

百日咳的治療首選大環內酯類藥物,如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紅黴素等。使用抗生素時,也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結合消炎治療及咳嗽對症治療等,越早用藥越好,還可根據醫師指導服用複方磺胺甲噁唑等藥物。

曾玫教授指出,在百日咳的流行期內,會出現個別重症病例,但在兒科醫院的積極救治下,病情都得到了控制。她不建議患兒硬扛“百日咳”,應及早接受抗菌藥物治療,清除細菌,縮短咳嗽的時間,減少併發症、重症的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臨床上嬰幼兒百日咳病例大部分是由成人傳染的。曾玫教授表示,百日咳可以由成人傳染給孩子,也可以由孩子傳染給成人。對於嬰幼兒而言,因為活動範圍較小,尚未進入學校,大部分時間與家庭成員相處,尤其是與大人接觸,所以沒有接種過疫苗的小嬰兒往往是被成人傳染的。此外,感染過百日咳的個體仍有可能在以後再被感染,只是相隔時間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