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原體、流感...接連出擊,兒科門診就「癱」了?
「上海兒科醫院日接診量超過1000人次」、「濟南醫院兒科急診單日接診量破千」、「求助:現在哪個兒科醫院人少?」......
自今年9月以來,上述議題屢屢成為熱門的焦點。 「中招」支原體、流感、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的患者比比皆是,且呈低齡化,令本就「囊中羞澀」的兒科犯了難。
不過,中國疾管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24日指出,近期我國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觀察者網近日走訪上海幾家醫院也發現,兒科門診已告別」爆滿」模式,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攻勢似乎減弱。 不少家長反映,現在排隊就診的時間在接受範圍內,孩子很快就能接受治療,各方面都井然有序。
今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為何「來勢洶洶」? 目前的就醫體驗如何? 此次兒科就診潮暴露出哪些問題? 隨著各地氣溫不斷變化,以及元旦假期的到來,下降趨勢能否延續? 若下一次高峰到來,該如何應對?
來聽聽兒科醫生、社區醫師以及家長們的聲音。
「上海兒科醫院日接診量超過1000人次」、「濟南醫院兒科急診單日接診量破千」、「求助:現在哪個兒科醫院人少?」......
自今年9月以來,上述議題屢屢成為熱門的焦點。 「中招」支原體、流感、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的患者比比皆是,且呈低齡化,令本就「囊中羞澀」的兒科犯了難。
不過,中國疾管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24日指出,近期我國的急性呼吸道疾病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觀察者網近日走訪上海幾家醫院也發現,兒科門診已告別」爆滿」模式,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攻勢似乎減弱。 不少家長反映,現在排隊就診的時間在接受範圍內,孩子很快就能接受治療,各方面都井然有序。
今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為何「來勢洶洶」? 目前的就醫體驗如何? 此次兒科就診潮暴露出哪些問題? 隨著各地氣溫不斷變化,以及元旦假期的到來,下降趨勢能否延續? 若下一次高峰到來,該如何應對?
來聽聽兒科醫生、社區醫師以及家長們的聲音。
拆掉家長心裡的“牆”,實現患兒分流
近來,面對多種病原體的共同流行,全國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已長時間處於高位運作狀態。
牛醫生說,就診高峰期間,當地的兒童專科醫院一晚最多要看400個患兒,少一點也有200多個,而綜合性醫院就相對輕鬆,夜班醫生接診20個患兒就算比較多的 了。
對比之下不難看出,專科醫院兒科門診的爆滿與家長的紮堆選擇有很大關係。
家住上海市黃浦區的劉女士告訴觀察者網,孩子每次生病她都會跨區優先選擇專科醫院,在她看來,綜合性醫院或社區醫院接觸的病例比較有限,還是專科醫院更讓她放心 。
「孩子夜裡發燒突然出現驚厥,只能選擇大醫院,萬一再遇到突發狀況也不需要再轉院了。」二胎寶媽夏女士說。
曾帶孩子有社區醫院就診經驗的陶女士稱,社區醫院的優勢在於人少,但醫療條件肯定比不上大醫院,幾次對比下來,還是會選擇專科醫院或綜合性醫院。
觀察者網了解到,為更好應對患兒就診高峰,牛醫生所在的綜合性醫院兒科門診並未限號,白班醫生每天需接診完所有患兒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半天看50多 個病人也是常事」。
上海一社區醫院的侯醫生則告訴觀察者網,由於他所在的醫院僅配有一名小兒科醫生,精力有限,因此每天只能限號30個。
侯醫師說,社區醫院可以提供甲流、乙流、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檢測,這段時間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病例明顯增加,社區醫院是可以提供藥物治療的,雖然藥物可能沒有大醫院 那麼齊全,但基礎藥物都是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