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群網路上有不少人反映出現喉嚨疼痛的症狀,有人懷疑與新冠新株感染有關。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說,本月該院感染綜合科門診接診呼吸道疾病患者人數較上月略有增加,但不明顯。其中多為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流感、新冠患者比例非常低。


李侗曾說,近期門診過程中,引起學齡前兒童咽痛的主要原因是皰疹性咽峽炎。此病多發於6歲以下兒童,由柯薩奇病毒A型及腸病毒71型感染引起。發病表現為發燒、咽痛,咽部出現皰疹、紅腫。


「這種疾病與手足口病為相同病原體引起。隨著較'厲害'的腸病毒71型有了預防的疫苗,現在出現的病例多是由柯薩奇病毒A型感染引起。」李侗曾說,皰疹性咽峽炎部分患兒可能出現高熱,令家長揪心,不過絕大多數患兒病情較為輕微,“一般情況下,一周左右能夠痊癒。”


目前,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接診學齡兒童、青少年的喉嚨痛等上呼吸道症狀,主要由猩紅熱引起。李侗曾介紹,猩紅熱是由A群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好發於5至9歲的兒童。猩紅熱的症狀包括喉嚨痛、「草莓舌」「楊梅舌」、皮疹、發熱。 多數患童症狀輕微,症狀使用抗生素約一週可康復。 不過,由於這種疾病病原學檢測週期較長,容易被誤診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延遲治療、造成傳播。


對成年人來說,目前引起咽痛的主要原因是鼻病毒、腺病毒、鏈球菌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李侗曾說,從門診人數來看,呼吸道感染患者較上個月沒有明顯增加。 “這一波感染的患者症狀沒有流感或新冠那麼嚴重,因此多數人可能沒有‘跑醫院’治療。”


天氣越來越熱,人們戴口罩的意願逐漸下降,開空調多了、開窗通風少了,這些都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感染風險。李侗曾提醒,呼吸道疾病並未“偃旗息鼓”,仍要注意個人健康。室內要多開窗通風,去人員密集、空氣流通不良的地方,最好還是戴上口罩,平時要注意勤洗手。


對於學齡及學齡前的孩子,如出現皮疹、發燒症狀,首先要居家休息、不能帶病上學。如出現持續高熱、使用退燒藥物效果不明顯的高熱,或出現嗜睡、精神萎靡、煩躁、頻繁嘔吐、肢體不自主抖動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呼吸道傳染病病程一般在5到7天,前3天可能出現高熱,家長們在不要恐慌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


另外,李侗曾建議適齡兒童接種腸病毒71型滅活疫苗,降低感染發病、重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