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仍在反覆,快速抗原自我檢測普及,已成為防疫、抗疫的關鍵環節。


檢測的目的包括監控 - 跟蹤病毒的傳播,搜集感染病例數據、臨牀診斷、跟蹤病毒變異動態,以及群體篩查,發現最容易傳播病毒的人,減少傳播源。


新冠檢測有三大類:抗原、核酸和抗體三大類,適用於不同目的。抗原和核酸檢測屬於診斷檢測,檢查當前是否感染,抗體檢測查的是感染史。


抗原快速自我檢測在香港和澳門稱為快速抗原測試或快速抗原檢測,在台灣稱為家用快篩,技術主要是側流抗原測試(lateral flow testing, LFT)。

免疫力和突破性感染:為什麼會重覆感染新冠

疫苗、檢測和口服藥:推動新冠大流行疫情終結的技術要素

新冠疫情:「清零」是否可能?有無先例可循?

新冠後遺症:什麼原因導致「長新冠」和其他幾個關鍵問題

抗原檢測是什麼?有哪些主要特點?

抗原檢測用於快速診斷(或排除)活躍冠狀病毒感染,又稱快速檢測、抗原快速檢測,快速自測等不同說法,用鼻咽、鼻或咽喉試子或唾液樣本,查病毒表面的蛋白質。


測試陽性結果較凖確,但陰性結果有可能包括「假陰性」,即檢測時已經感染病毒但還沒有形成抗體,所以顯示陰性。


抗原檢測結果如果是陽性,通常可以做核酸檢測以確定是否感染。


在英國沒有解除防疫限制之前,英國全民保健系統NHS的建議是,如果LFT(測流抗原檢測)結果是陽性,應該去做PCR (聚合酵素鏈式反應)檢測,也就是核酸檢測,來確診是否感染新冠。


抗原檢測的兩個主要特點,從其名稱即可讀懂:一是快速 ——15-30分鐘可出結果;二是自測 —— 自行完成採樣、測試,無需送去實驗室。

LFT抗原快速自測的工作原理

檢測時,將試劑加入鼻咽/咽喉樣本,如果有感染,樣本中病毒表面的蛋白質會被發現,顯示陽性結果。


LFT 試劑盒包括一條叫做硝酸纖維素膜(nitrocellulose,NC 膜)的紙狀材料,還有一塊嵌藏在測試條塑料外殼中、位於 T 線(測試線)下方的小紅墊子。這塊墊子上固定著能與新冠病毒結合的金標抗體(或其他材質的彩色抗體),用以顯示抗體在測試條上的位置。


鼻咽/咽喉擦拭樣本與緩衝液混合後滴在試劑盒上,通過毛細管作用橫向流過 NC 膜,帶走 NC 膜上的金標抗體。如果樣本中存在病毒,就會與金標抗體結合。


紅色金標抗體通過T線時,遇到第二組抗體,這組抗體也會與病毒結合,兩組抗體與病毒結合,形成抗體復合物。當包括金標在內的所有物質在 T 線位置沉澱並顯色(即測試核上的第二條紅線),測試結果呈陽性。


沒有與病毒結合的金標抗體繼續在試紙上遷移並遇到第三組抗體,位於 C 線(對照線)上,它們不是用來檢測新冠病毒,可以捕獲剩餘的游離金標抗體,呈現的橫線指示測試完成。

核酸和抗體檢測

按檢測目標分類,診斷檢測分核酸和抗原兩類。核酸檢測針對病毒遺傳序列,查驗是否存在病毒核糖核酸(RNA);抗原檢測針對病毒表面蛋白質,查看是否存在病毒抗原蛋白。


按技術分,目前抗原檢測主要是 LFT(側流抗原檢測),核酸檢測主要是 PCR(聚合酵素鏈式反應)。


NAAT(核酸擴增檢測)也是核酸檢測的一種,PCR 和 NAAT 都屬於分子檢測。


診斷檢測都需要採集樣本,包括鼻咽、咽喉試子和唾液。肛試子也曾經被用作刪查時採集樣本的一種方式。


接種疫苗不會導致抗原或核酸檢測呈陽性。

抗體檢測——了解是否曾經感染冠狀病毒

又稱血清檢測,用血液樣本,檢測是否已經產生對抗病毒的抗體。感染過病毒病痊癒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和抗原檢測一樣,抗體檢測在感染早期也可能得到假陰性結果。


核酸檢測 —— 診斷(或排除)活躍冠狀病毒感染

這類檢測包括 PCR、NAAT,用鼻咽、鼻或咽喉試子或唾液樣本,檢測是否存在病毒遺傳物質(RNA)。核酸檢測結果一般被視為「黃金標凖」,不需要重覆進行來驗證。


病毒RNA在抗體形成或出現症狀前就存在,可以盡早測定是否感染。PCR - 聚合酵素鏈式反應是目前最常用的核酸檢測。


測試過程中,把一種叫逆轉錄酵素或 DNA 聚合酵素的物質加到鼻咽樣本中,如果遇到病毒,這種物質會大量複製病毒 RNA,產生數以億計的RNA拷貝,足以導致陽性結果。


這是因為試劑中的引物和探針觸角會附著在病毒遺傳密碼序列上,釋出發現病原體的信號。


PCR測試需要送到實驗室分析,通常在 24 到 48 小時內有結果;如果用於確認特定變異,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