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中鏢,別害怕! 掌握48小時內投藥 好得快、不怕傳給家人


隨著氣候愈發濕冷,季節性流行性感冒又蠢蠢欲動! 想有效對付流行性感冒,除了接種疫苗,保持洗手習慣外,當有感冒徵兆出現時,也要學習如何分辨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的區別,以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感冒、流感,差在哪裡?


臺中榮民總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詹明澄說,感冒與流行性感冒都屬於病毒感染,但種類不同,就像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一般感冒則以鼻病毒為主。 「兩者的症狀一開始都很像,會先有上呼吸道如流鼻涕、鼻塞、喉嚨痛等症狀開始。不過,流行性感冒的症狀會較嚴重,也易有全身性如發燒、肌肉酸痛、 關節痛等表現;一旦侵犯到下呼吸道,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再者,流行性感冒通常來得突然,也多有超過39度的高燒。」


感冒,流感,誰嚴重?


從病程來看,普通感冒通常一週內就會痊癒,而流行性感冒痊癒所需的時間較長,約需一至兩週,嚴重時甚至要數週才能完全恢復。 詹明澄指出,流行性感冒的潛伏期短,接觸後約兩至三天就會發病,且從發病前一天到症狀出現後的三至七天內都可能傳染給別人,不僅散播速度快,衍生的並發症 重症也很嚴重。 包括可能引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特別是心肺功能受到破壞後,可造成呼吸衰竭,嚴重時將導致死亡。」他提醒,流行性感冒的變異性大,一旦進入重症,患者平均 住院天數為一個月,在加護病房的時間也須三週左右,且死亡率高,需特別小心。


這族群得流感,得小心!


雖然多數人罹患流感後是能自行緩解的,但有些族群一旦染上,就可能併發重症! 詹明澄指出,從臨床來看,免疫力較差的65歲以上老年人、或6歲以下的幼兒,及癌症病人、或正使用免疫製劑等族群都是容易受感染的族群,「但比較容易 忽略的一群,是因工作忙碌或有長期熬夜習慣的青壯年,以及有慢性病如糖尿病患者等,也必須留意。」他建議,這些高危險群應該要注射流感疫苗,如果有感冒症狀且來得 又快又急,又有全身肌肉痠痛、發燒、呼吸不順等現象時,更要及早就醫篩查確診。


這麼做,流感好得快


臨床對於流行性感冒的治療選擇,可分為五天口服型、五天吸入型、單次靜脈注射型及單次口服型等。


前三種藥物機轉可抑制病毒的釋放,而單次口服型為最新藥物,能抑制病毒的複製與繁殖,好處是可縮短病程,對症狀的改善將更快速,同時,還能迅速降低體內病毒 量,「對於免疫力不好的族群,早點讓病毒數量下降,就能儘速避免重症的風險,遠離死亡威脅。」詹明澄強調,一旦受到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感染,要阻斷進入重症威脅的 最好方法,是掌握在症狀出現後的48小時內投藥,治療效果最好,也能降低傳染給他人的機率。


他提醒,在即將進入流感高峰期前,免疫力不好的高危險群,務必預先施打流感疫苗,若不幸感染而出現發燒、肌肉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時,也應及早就醫,儘早使用 抗病毒藥物,並應多喝水、適度休息,經常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如此才能好得快,也不會傳染給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