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季節性流感及新冠病毒活躍程度有明顯上升趨勢,13個港澳醫護團體及醫療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發出聯合聲明,提出九大招教家長及照顧者,如何應對「多重夾擊」保護嬰幼童 及高齡或患有長期病患人士。
兒童及青少年確診感染流行性感冒、新冠及呼吸道病毒,主要病徵為發燒、咳嗽、流鼻涕、 喉嚨痛、發熱發冷、作悶、嘔吐、腹瀉、四肢疲倦及頭痛,病毒有機會引致嚴重呼吸系統 感染,如入侵肺部會引致「急性肺炎」。 患者會有呼吸 困難如嘴唇發紫、氣促等的徵狀。 如病毒入侵腦部會引致「急性壞死性腦炎」,病童 會有持續抽搐、神智模糊,病情非常嚴重。 病童及家長及照顧者留家照顧需要注意的事項:
定時觀察 :
留意及記錄病童的體溫。
注意病童的飲水、進食量,大、小便次數和量。
每天觀察及記錄病童有沒有增加症狀如: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嘔吐情況等。
最重要觀察有沒有病情惡化的情況,例如:臉色變蒼白、心跳過速、呼吸急促、神智轉差等。
量度及記錄病童體溫 (正常體溫為 36.5 - 37.5°C) :
若懷疑小朋友發燒,應每天相隔4小時以耳探式溫度計幫病童量度體溫。 並將體溫記錄下來。
切忌僅以觸摸前額感覺體溫。
如病童有微燒、頭痛、喉嚨痛,可以服用適量退燒藥。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多吃新鮮蔬菜生果,保持適量活動,也要有充足休息和睡眠,提升身體免疫力和對抗流行性感冒、新冠和呼吸道病毒最好的方法。
病童應留在家中,照顧者和病童盡量不要與其他家人接觸
照顧者須戴上合適的外科口罩。 亦應幫病童戴上合適大小的兒童口罩,以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教導病童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進食前後、如廁後或接觸不潔物後,必須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記得要清潔手指罅和手腕位置。 洗手最少 20 秒。
居家衛生:
病童使用的洗手間需要定時用 1: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
家中應保持空氣流通,多打開窗戶,如果家中裝有 HEPA 過濾器就應該使用。
病童應有個人的餐具,水杯,漱口杯,牙刷和毛巾,不應和其他小童或成人共用個人物品。
每天以 1:9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家居。
每天以 1:49 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病童玩具,並且必須徹底過清。 附有病童分泌(如噴嚏、咳嗽、排泄物)也要用 1:49 家用漂白水消毒。
確保廁所去水渠 U 型隔氣長期儲水,防止病毒散播,每日倒淸水入地渠去水位已經可以。
家長及照顧者毋須過份憂慮:
因為感染流行性感冒、新冠和呼吸道病毒患者大多數會慢慢康復。 發燒會維持約二至三天。
需遵照醫師處方指示服用抗病毒藥。
如病情持續和發燒不退,便要請教家庭醫生下一步的處理方案。
病童呼吸困難需立即送院
一旦發現病童呼吸困難、嘴唇發紫、心口痛、心跳加速、神智突然轉變或模糊、持續發高燒、進食困難或有持續抽搐跡像等徵狀出現,就馬上召緊急救護車送院。
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和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嬰兒兒童、孕婦、哺乳的婦女、 高齡或長期病患人士在聖誕佳節前盡快接種 2023/24 年季節性流感疫苗,亦應同時完成接種新冠疫苗。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