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末消毒單位


  屬地疾控部門。


  二、終末消毒操作細則


  (一)消毒人員在出發前,應檢查所需消毒用器械工具、消毒劑、防護用品、工作文書記錄表格等是否齊全,做好準備工作。


  (二)消毒人員到達疫點,首先查對門牌號和病家、病人姓名,核實信息無誤,並向有關人員說明來意,做好防疫知識宣傳,防止無關人員進入消毒作業區域內。


  (三)脫掉的外衣應放在自帶的衣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的地方)。


  (四)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包括穿工作衣、化學防護服、長筒水靴、一次性工作帽,戴防護面罩呼吸器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根據選用的消毒劑選配塵毒組合濾毒盒(罐),如沒有配備或攜帶,臨時用佩帶N95醫用防護口罩和戴防護眼罩、面屏替代),戴一次性乳膠手套、防化橡膠手套等。


  (五)消毒前與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溝通,仔細了解病人患病前、患病期間以及無症狀感染者的居住、工作的房間、有關活動場所範圍,用過的物品、家具,吐瀉物、污染物傾倒或存放地點,以及污水排放處等,據此確定消毒範圍和消毒對象。根據消毒對象及其污染情況,選擇適宜的消毒劑、消毒方法。


  (六)進入疫點時,應先用消毒藥物噴灑消毒的方法在地面消毒出一條1.5米左右寬的工作通道,供消毒前的測量、採樣和其他處理用。


  (七)測算房屋、家具及地面需消毒的面積和體積,估算消毒工作量和消毒劑使用量。


  (八)必要時,由檢驗採樣人員對不同消毒對象進行消毒前採樣。


  (九)消毒前應關閉門窗,將未被污染的貴重衣物、飲食類物品、名貴字畫及陳列物品收藏好。


  (十)對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進行消毒。


  (十一)只進行物體表面消毒時,應按照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方法,依次進行噴灑消毒。噴灑消毒可選用0.2%~0.5%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泥土牆吸液量為150mL/m2~300mL/m2,水泥牆、木板牆、石灰牆為100mL/m2。對上述各種牆壁的噴灑消毒劑溶液用量不宜超過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內噴灑一次,噴藥量為200mL/m2~300mL/m2,待室內消毒完畢後,再由內向外重複噴灑一次。以上消毒處理,作用時間應不少於60分鐘。


  (十二)病人用過的餐(飲)具、污染的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時,可在疫點進行煮沸消毒或浸泡消毒。作浸泡消毒時,必須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可用有效氯為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洗乾淨。對污染重、經濟價值不大的物品和廢棄物,在徵得病家同意後可醫用垃圾袋包裹嚴密帶離焚燒處理。


  (十三)室內消毒後,須對廁所、垃圾、下水道口、自來水龍頭、缸水和井水等可能存在污染的地方進行消毒。


  (十四)疫點消毒工作完畢,對消毒人員穿著的工作服、膠靴等進行噴灑消毒後脫下。將衣物污染面向內捲在一起,放在雙層醫療垃圾袋中帶回消毒處理。需要回收的防護用具、所用消毒工具可表面用消毒劑進行噴淋、擦洗消毒,收納在專門整理箱等容器或醫療垃圾袋中,帶回單位進一步用消毒劑浸泡消毒後晾乾再重複使用。


  (十五)必要時,到達規定的消毒作用時間後,由檢驗採樣人員對不同消毒對象進行消毒後採樣檢測,評價消毒效果,消毒前後對自然菌的殺滅率≥90%為消毒合格。


  (十六)填寫疫點終末消毒工作記錄。


  (十七)離開病家前,囑讓病家在達到消毒作用時間後開窗通風,用清水擦拭打掃。


  三、消毒人員應遵守下列注意事項


  (一)出發前,要檢查應攜帶的消毒工具是否齊全無故障,消毒劑是否足夠。


  (二)應主動取得病家合作和相關人員的配合。在用化學法消毒時應盡量選擇對相應致病微生物殺滅作用良好,對人、畜安全,對物品損害輕微,對環境影響小的消毒劑。


  (三)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注意個人防護,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消毒制度,以防受到感染。


  (四)消毒過程中,不得隨便走出消毒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消毒區內。


  (五)消毒應有條不紊,突出重點。凡應消毒的物品,不得遺漏。嚴格區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的物品,勿使已消毒的物品被再次污染。


  (六)攜回的污染衣物應立即分類作最終消毒。


  (七)清點所消耗的藥品器材,加以整修、補充。


  (八)填好的消毒記錄應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