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流感來襲,如何應對


國家流感中心發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監測週報》顯示,我國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較前一周繼續上升,但仍為季節性流感流行,發生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極低。相關專家表示,面對此輪流感疫情,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仍十分必要,尤其是一老一幼、醫護人員等重點族群。


甲流活動水準上升


據不完全統計,2月以來,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出現部分學校部分班級因學生發燒停課的情況。


「近期,本市有學校、託育機構出現集中發熱情況,引起社會關注和家長們的關心。」2月22日,北京市教委微信公眾號「首都教育」發文回應:「經衛生健康、疾管部門證實,目前集中發燒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


記者從北京市疾管中心獲悉,北京市季節性流感疫情活動強度呈現上升趨勢。 「目前,在北京市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流病毒佔絕對優勢,其中,甲型H1N1亞型佔64%,甲型H3N2佔35%,乙型流感佔1%。」北京市疾管中心傳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長張代濤表示,監測數據顯示,2月13—19日,北京市流感樣病例數較前一周增加了91%。


2月20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該省近期流感病毒活動水平明顯增強,以甲型H1N1流感為主,並在中小學和托幼機構引發多起暴發疫情。河南省新鄉市疾管中心微信公眾號也稱,2月以後,該市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樣本中持續檢測出陽性,流感病毒陽性率已達到往年高發季節的水平。


「近兩週,本院甲流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率為6.03%,而兩週前陽性檢出率極低。」中日友善醫院呼吸與重症科主任助理王一民表示,從臨床上看,甲流病毒感染患者近期增加,病房收治病患有小部分罹患流感。


國家層級的監測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 《流感監測週報》顯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較前一周持續上升,共報告108起流感爆發疫情,其中94起為A(H1N1)pdm09,6起為A(H3N2),4起為A型(亞型未顯示),4起為流感混合感染。 「預計流感病例還會增加,這與近期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有關。」中國疾管中心相關專家表示。


大流行可能性極低


上述中國疾管中心專家表示,此輪流感疫情屬於季節性流感高發流行,而非流感大流行。


「發生流感大流行需要3個必要條件。」該專家表示,首先,流感病毒通過重新“裝配”,變異為一種全新流感病毒;其次,該病毒能在人際持續有效傳播;再次,人群對其普遍缺乏免疫力。當條件齊備時,新流感病毒可在短時間(1~2個流行波)內在全球廣泛傳播,導致發病人數、重症和死亡數劇增,醫療衛生系統服務能力嚴重過載,衝擊社會正常秩序。


因此,流感來襲時,重要的是及時準確判斷病毒是否透過重新「組裝」變異為全新流感病毒,並作出預警。流感病毒依其核心蛋白的不同,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型別,其中,甲流病毒因善變而被科研人員特別關注。


專家表示,自2004年起,我國開始系統建設流感監測網絡,至今已建成410個流感網絡實驗室和554家監測哨點醫院,涵蓋所有地市和部分重點縣。 2017—2018年冬春季的流感疫情中,監測網絡採集了數十萬份標本,隨後,經病毒的抗原性、抗藥性和基因特性分析,國家流感中心很快給出結論—疫情屬季節性流感,並非流感大流行。


接種疫苗仍有必要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先前發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2—2023)》指出,為確保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建議各地在疫苗可及後儘快安排接種工作,最好在當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這意味著去年冬天應來臨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種,面對此輪流感疫情,此時接種流感疫苗是否還來得及?


「仍有必要。」上述中國疾管中心專家表示,我國2022—2023年冬春季流感疫苗供應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 「近期流感疫情的病毒株與2022—2023年冬春季流感疫苗相符。”


上述技術指引指出,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險群感染流感後,情況更嚴重。 「每年到了流感高發季,大家都應提前接種疫苗,既保護自己,也保護高危險群。」王一民說,醫務工作者,託育機構、學校的教師應先接種疫苗。儘管人們接種疫苗後可能需要2~4週才產生抗體,但接種不只是為了當下,也為了以後,早接種比晚接種好,晚接種比不接種好。


王一民說,已經確診流感的人不必恐慌。 《流感監測週報》顯示,2022年4月4日以來,抗藥性監測表明,所有A(H3N2)亞型和B型流感株均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和聚合酶抑制劑敏感,現有針對流感的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藥物仍有效。


減少交叉感染


學校出現流感疫情,停課是否合理? 「當一個班級出現暴發性流感疫情時,學校採取讓該班級停課的處置是沒問題的。」王一民表示,針對未接種疫苗的易感人群,可採取適當措施減少交叉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的首發症狀有一定相似性。王一民介紹,一方面,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狀更複雜,除了發燒和呼吸道症狀外,可能還有味覺和嗅覺症狀,甚至拉肚子;另一方面,高危險群若出現發燒症狀較嚴重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進行檢測,以明確病原、對症下藥。除接種疫苗外,日常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管理、加強食品和環境衛生管理同樣重要。


北京市教委也表示,隨著天氣轉暖和白天時長增加,在健全多種傳染病症狀監測和預警機制基礎上,學校將著重在逐漸恢復體育鍛煉上進行專題設計,對學生的健康狀況加強觀察和了解,提升學生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