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流感病毒是什麼? 和一般感冒有什麼不一樣? 禽流感對人類可能造成什麼影響? 想對抗流感,先從了解流感開始。
流感病毒依核蛋白的不同,可分為A、B、C三型,其中只有A型與B型可引起大規模的季節性流行,C型流感在臨床上重要性較低。
A型流感病毒依表面H抗原及N抗原的不同,還可分為許多亞型。
流感病毒的命名格式為:型別/來源區/病毒株號/分離年份(HN)。
禽流感疫情不容忽,基因變異病毒亦可能對人類造成影響。
這個月初,疾管署表示台灣首度自死亡幼禽的檢體中,驗出H5N6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 雖說目前H5N6病毒自禽鳥傳播至人類身上的例子較為罕見,但自2014年起,光是中國就發生了16起H5N6流感傳染人的病例,其中11例患者死亡,致死率高達69%, 其可能帶來的影響仍不可輕忽。
除了H5N6需要注意,其他常造成流行的病毒還有H1N1、H3N2等,似乎時不時就會看見這些英文加數字的組合出現在新聞上,提醒大家注意疫情。 但如果都是代表流行性感冒,為何前面還要特別加上H、N等英文數字呢? 所謂知己知彼,想先對抗疾病,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先了解你的敵人。
流感和一般感冒有什麼不一樣?
一般感冒的致病原包括了數百種各式各樣的病毒,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和一般感冒相比,得到流感的患者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倦怠、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而痊癒的時間(1-2週)又比一般感冒長。
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單股RNA病毒,依病毒抗原性的不同可粗分為A、B、C 三型。 抗原(antigen)是指會引發我們免疫反應的物質,大部分是蛋白質但不是全部,某些醣類、脂肪和核苷酸也會引發免疫反應而被歸類為抗原。 簡單來說,在懸賞單上為了讓人更容易找到被懸賞的對象,當然希望把懸賞對象的特有徵狀描述得越詳細越好。 而這些「眼下有一顆痣」、「腳趾有6根」的本體特徵,就好像是抗原,讓免疫系統可以辨認入侵的病毒,啟動對應的免疫反應。
H和N代表的意思
依照核心蛋白(nucleoprotein, NP)及間質蛋白(matrix, M)的不同,科學家將流感病毒分成A、B、C三種。 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相對而言,C型流感病毒的感染多隻造成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且一般不會造成流行。 而B型流感病毒抗原變異性比較穩定,所引起的症狀一般也較A型輕微,通常只會在年紀大的老人或其他免疫力較弱的高危險群身上,才可能發生嚴重的並發症。
至於我們在電視新聞上看見的HXNX流感病毒,則全都歸類在A型流感病毒之下。 其分類依據,依賴的是A型流感病毒表面不同的「抗原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即H抗原)及「神經氨酸酵素」(neuraminidase,即N抗原)。 H抗原總共有16種,N抗原則有9種,其中H1、H2、H3、N1、N2等型曾在人類流感大流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1918年造成西班牙流感的H1N1病毒株、1957 年引發亞洲流感疫情的H2N2病毒株,以及1968年引發香港流感的H3N2型病毒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範,流感病毒的命名格式為:類型/來源區域/病毒株號/分離年份(HN)。 例如:A/Taiwan/1/1986(H1N1),即表示這株病毒是1986年在台灣分離出來的,為具有H1N1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其病毒株編號為1。
A型流感病毒和B、C型流感病毒相比還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除了人類之外,豬、馬、禽鳥等動物也是A型流感病毒的宿主。 回到文章一開始的重點,不管是現在新出現的H5N6禽流感病毒,抑或過去造成疫情的其他禽流感病毒,如果這些病毒影響的是鳥類,除了可能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為何連人類流行病 學的專家也憂心忡忡?
A型流感病毒變異快速,上面提到歷史上有三次流感大流行,皆是由A型病毒引發。 人類、禽鳥和豬隻間的流感病毒常出現「基因洗牌」的現象,基因重組的新病毒,便可能對人類造成感染。 此外禽流感病毒若經由候鳥遷移路線傳播,所影響的區域更可能全球擴大。
流感的嚴重性在於疫情的爆發及流行速度快、可能引發嚴重並發症及散播範圍廣泛。 雖然流感傳染力強,但大部分感染流感患者,多屬輕症,因此上學、上班的民眾,如有發燒等流感症狀時,請記得在家休息。 而免疫力較弱的少數族群(如老人、幼兒、貧血或免疫功能不全等高危險群)感染流感後可能出現嚴重並發症,更是要保護自己,如若懷疑患流感應盡快就醫。
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