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在持續,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做到早發現、快處置、主動防,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需要充分發動群眾,築牢群防群控防線,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為牢固樹立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科學防疫的理念,今日起本報開設“築牢疫情群防群控防護網”專欄,普及新冠肺炎疫情權威科普知識,強化公共衛生、疫情防控普法宣傳。


5月以來,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整體趨穩,但仍存在反彈風險,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為控制疫情擴散,眾多社區工作者、警察、路政及各個崗位的工作者紛紛穿上防護服,化身“大白”志願者,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築起抵禦新冠肺炎的防護網。志願者們沒有專業知識背景,在保護他人時,也需要在服務中做好個人防護,保護好自己很重要。 5月10日,湖北省疾控中心專家在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溫馨提醒:志願服務中,最重要的個人防護是學習正確穿脫防護服,尤其要注意穿脫細節。


穿脫防護服講次序


疾控專家提醒,在疫情防控一線,志願者們正確穿脫防護服是做好個人防護的最重要一環,萬萬不能馬虎。


首先,穿戴順序不能亂。應按照以下順序完成:手衛生→戴醫用防護口罩→戴一次性圓帽→戴內層外科手套→穿防護服→穿鞋套(如防護服為套腳防護服,此步可省略)→戴護目鏡或防護面屏→戴外層手套→檢查穿戴完整性。


其次,摘脫順序也有講究。依次為:手衛生→摘護目鏡或防護面屏→手衛生→一起脫掉防護服、鞋套和外層手套→手衛生→脫內層手套→手衛生→摘一次性圓帽→手衛生→摘醫用防護口罩→手衛生→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


穿脫過程重細節


從穿脫防護服的步驟中,可以看出“手衛生”出現的頻次最多。省疾控中心專家提示,個人防護“不能少”的首位細節是手衛生,在脫防護服的過程中,每進行一步都要及時用消毒液消毒雙手。


除手衛生外,穿脫防護服要“輕柔”。穿脫防護服整個過程中,每一個動作都要規範且熟練、小心又輕柔,全程避免抖動,防止動作過大而導致防護服表面的污染物擴散,從而污染自身與環境物體表面。如果多人同時脫卸防護服,大家的脫卸動作應當保持一致,並要間隔2米以上距離。


防護服穿好後,戴口罩時要檢查氣密性。在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檢查氣密性,如果氣密性不好,容易被感染。自我進行氣密性檢查可依照以下方法進行:雙手摀住口罩快速呼氣或吸氣,應感覺口罩略微有鼓起或塌陷。若感覺有氣體從鼻樑處洩漏,應重新調整鼻夾。若感覺氣體從口罩兩側洩漏,則進一步調整頭帶位置。脫卸口罩時還應避免用手接觸罩體正面,及時做好手衛生。


此外,脫防護服時要“外卷”。脫防護服時,手不要碰到防護服被污染的外面,脫的時候要一點一點,從上到下、從裡往外緩慢翻捲,一直翻捲到腳部後脫掉,然後將其丟到專用垃圾桶。


不少“大白”在脫卸防護服前會對全身噴灑消毒液,希望能殺滅防護服上可能存在的新冠病毒,降低脫卸時的感染風險。 “脫防護服時勿‘噴灑消毒’,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疾控專家解釋,噴灑消毒液可能會使防護服表面的病毒顆粒進一步擴散,消毒液還可能浸透防護服,導致內部衣物污染,不僅起不到消殺作用,反而會增加暴露及污染風險。